
國內(nèi)著名漫畫家林瑩2008的傾力之作——《梅蘭芳》,早在年初在官網(wǎng)內(nèi)先行預告,就吸引了無數(shù)FANS的目光,F(xiàn)在該畫集即將由漫友文化出版,于十一月正式發(fā)售,另由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也即將上映。
據(jù)了解,漫畫《梅蘭芳》初部預定分5卷出版,將從各個角度講述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家、文化人梅蘭芳大師璀璨的藝術(shù)人生。而即將推出的《梅蘭芳》插畫集,是為將要連載的漫畫版《梅蘭芳》所做的預熱宣傳,其中將收錄梅蘭芳大師十幾出經(jīng)典劇目的彩圖和漫畫故事的預覽內(nèi)容。
2008年是梅蘭芳誕辰紀念115周年。梅蘭芳,這個名字,對于我們這一代幾乎從不聽戲的人來說,熟悉而又陌生。這位婦孺皆知的京劇大師,用一生演繹了無數(shù)傳奇。他是楊貴妃、是穆桂英、是西施、是虞姬、是洛神……那些綺麗而又嫵媚的旦角形象,定格在老照片、舊電影,在我們的腦海中凝固成褪了色的驚鴻一瞥。
而當林瑩精心繪制的《梅蘭芳》被緩緩打開,那些不甚清晰的記憶仿佛一下鮮活了起來:
五鳳冠上的珍珠點翠流光溢彩,八寶裙上的刺繡燦若云霞,戲里貴妃醉酒,戲外我們亦不再清醒。
如同老北平劇場中滿坐的票友,只等梅老板一個亮相,便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她為那古樸神秘的百花園開了一扇窗,引得我們駐足窺探,于是,方知春色如許。
精湛的手繪技巧,完美的配色,考究的道具服飾,惟妙惟肖的人物……構(gòu)成這一幅極具國風的畫作。
本次《梅蘭芳》由兩個主要部份構(gòu)成,一是極具寫實色彩的漫畫彩圖,二則是講述梅蘭芳先生傳奇一生、再現(xiàn)老北京梨園的《梅蘭芳》漫畫故事。
中外畫過京劇的漫畫不少,但是與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無比熱愛的外國友人相比,中國卻少有漫畫家嘗試這一體裁。
在些時候,說起來比做起來要容易得多。畫京劇體裁的漫畫,其實很難,這也是少有人嘗試的原因。 一是如何用漫畫這種新形式去表達這一份古老藝術(shù)的內(nèi)涵; 二是京劇各式道具服裝場景等等都要嚴格按照原案繪制,十分考驗畫者的閱歷與實力; 三是又要讓新時代的人們?nèi)绾胃菀捉邮,而老一輩的藝術(shù)家又可以認同;
而達到這重中之重的三點,畫者將要學習多少知識、付出多少努力呢?有幸的是,林瑩老師扎實的畫功和對京劇的熱愛得到了梅蘭芳先生后人梅葆玖老師及多位京劇界老師的肯定。
【《梅蘭芳》序言之一:梅葆玖先生的序言】
和青年漫畫家林瑩的見面,是在我來上海常住的教育會堂附近一家簡樸的小餐廳。我在上海常住教育會堂的原因除了工作方面外,是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有點像我渡過童年、少年時期的思南路87號。
我十一歲就開始學戲了,白天在學校念書,晚上還得背戲、吊嗓子,星期六、星期日和當年夏聲戲校的小伙伴一起實習演出,長年累月,很辛苦。幸虧小時候的磨練,不然我今年74歲,早就演不動了。童年的生活和見識會影響人的一生。
研究會和我談起要組織創(chuàng)作父親梅蘭芳平淡一生的漫畫集,讓小朋友知道我們中國過去有那么一位舉世聞名的中國藝術(shù)家、中國文化人,研究會的建議正值政協(xié)對京劇進中小學課堂熱議之時,當我看到一份民調(diào),百分之九十九的小朋友很少看戲、聽戲時,我感到茫然,使我又想起了我童年學戲,以及我父親在思南路87號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京劇精英的情景。
希望小朋友和青少年朋友喜愛看這一套精美的《梅蘭芳漫畫集》,在課堂上學幾段戲唱唱,要求父母帶著去看一次戲,見識一下。使之成為你們成人后的美好回憶,腦海中凝固成褪色的驚鴻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