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電部近期又發(fā)文,從9月1日開始,全國電視臺將不得在黃金時間(晚五點至八點)播放外國動漫電視,這也就意味著,無論外國動漫電視作品藝術與教育價值如何,在黃金時段都將與中國孩子無緣。
作為一位中國孩子的家長,我的疑問是:廣電部如此規(guī)定是為了保護國產動漫還是為了維護中國孩子的觀賞權益?廣電部是否有權力以犧牲全中國孩子們觀看外國優(yōu)秀動漫的權益,來保護國產的沒有競爭力的動漫作品?廣電部作如此規(guī)定,是經過學術調研的結果還是受有關國內動漫產業(yè)行業(yè)要求來服務于他們的行業(yè)利益?
中國現在每天有二億以上孩子收看電視動漫節(jié)目,但中國現在沒有一個權威的學術機構針對動漫的教育與藝術進行學術調研,中國也沒有獨立的、民間的家長委員會能對中國電視播放進行有效干預,中國電視節(jié)目播放權要么就掌握在受利益驅動的電視臺手上,要么就掌握在進行管理與決策的廣電部門手上,難以為孩子們的娛樂與教育作有效的努力。
在廣電部門眼中,電視分國產與非國產,而在孩子們眼中,電視分好看與不好看,在家長與專家眼中,電視分有害電視與無害電視。而電視內容涉及色情與暴力是不分中外的,廣電部門做的干預與防范似乎有違邏輯。。
去年,我在《中國教育報》與《藝術評論》雜志上先后撰文,批評央視熱播的《哪吒鬧海》過多地渲染暴力,并有兒童自殺的情景畫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極壞,而與此同時熱播的《自古英雄出少年》百集電視系列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些主題在成人看起來是正義的,因為成人知道故事背后的歷史背景,而一些年幼的孩子卻可能對歷史文化一無所知,譬如介紹巴黎公社小英雄的片子,兩個孩子為了守住一面紅旗,將自己暴露在敵人槍口之下,最后英勇獻身。有多少小朋友知道巴黎公社的歷史背景?又有多少家長能對巴黎公社的前因后果認識全面并向孩子做清晰的講述?如果沒有對歷史背景的認識,這部片子對孩子們來說就充滿了暴力、殺戮、鮮血。成人們看到了進步的主題,而孩子們看到的卻是暴力和血腥,這其實是我們國家文化的一大盲點,造成這個盲點的原因在于:成人社會對少兒文化作品的漠視,孩子們觀看電視,極少有家長陪同觀看,更少有家長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而主流的文化研究中對少兒類文藝作品的研究也是缺位的。大學中文系對傳統(tǒng)文學與藝術研究汗牛充棟,而對新興的少兒動漫文化研究寥若晨星。正因如此,一種在市場經濟社會中降生的畸形兒——“文化討好主義”應運而生,什么是文化討好主義?就是通過討好一些主流概念來獲取自己的經濟利益,例如,一些公司團體借“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主題,粗制濫造出一些少兒文化產品,但因為與主流文化倡導相一致,所以容易獲取資金扶持與黃金時間播放。因為披著傳統(tǒng)與紅色外衣,人們忽略了其中內容的不當,使孩子們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
我們的文化管理者沒有俯下身來站在孩子們的高度看動漫內容,看文化產品,看文化產品的影響力,也鮮有學術機構對兒童的精神食糧進行分析研究與全方位的關注。這應該是比用行政命令來保護國產動漫更該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