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食雜店買水果蔬菜,回家之后卻發(fā)現(xiàn)里面已經(jīng)壞掉。想必你一定遇到過這種煩心事。慶幸的是,這種窘事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過去。這要感謝研究人員正為智能手機研發(fā)的迷你紅外攝像頭。這種攝像頭能夠扮演“食品安全檢查員”的角色,形象地說就是讓智能手機擁有一雙透視眼,可透過水果蔬菜的“皮膚”,觀察里面是否有傷。
現(xiàn)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公司的計算機學和電氣工程學研究員已經(jīng)研制出一款名為“HyperCam”的超廣譜攝像頭。在2015年普適計算大會上公布的論文中,研究小組闡述了HyperCam如何利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刺透”物體表面,拍攝肉眼無法看到的細節(jié)。研究人員希望為消費型智能手機引入這種攝像頭,讓智能手機在食品安全、生物識別、手勢識別等領域發(fā)揮威力。
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學與工程學教授施維塔克·帕特爾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借助于這種攝像頭,你去食雜店的時候便可以看穿商品表面,確定里面是否損壞。它就像是一款裝在口袋里的食品安全應用!
普通攝像頭將可見光分割成藍波段、綠波段和紅波段,通過將這些顏色混合形成影像。相比之下,紅外攝像頭——例如HyperCam——則同時利用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照亮一個場景時共對17種波長進行掃描,而后進行超光譜成像,進而提供普通攝影頭無法獲取的細節(jié)。
研究論文主執(zhí)筆人、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學與工程學博士生和微軟研究院研究員瑪雅克·戈爾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當你用肉眼或者普通攝像頭觀察一個場景時,你基本上是在觀察顏色,你會說‘哦,這是一條藍褲子’。但借助于超廣譜攝像機,你卻能看到商品所用的材料,看到藍色牛仔布和藍色棉布之間的差異!
測試過程中,HyperCam在判斷水果成熟度時的準確率達到94%。在應用于人類時,HyperCam辨別手和指紋的準確度更是達到99%。不過,研究人員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例如,HyperCam當前的個頭很大,在明亮區(qū)域的表現(xiàn)不夠理想,在對較多幀進行組織時也遇到難度。
HyperCam雖然很酷,但目前還無法在市面上買到。據(jù)研究小組估計,HyperCam上市后的最低售價將達到30英鎊。現(xiàn)在,他們正努力讓HyperCam實現(xiàn)微型化,使其能夠安裝到智能手機上,與手機的內(nèi)置攝像頭并存。對于HyperCam如何充當一個生物識別設備,研究人員并沒有透露太多細節(jié)。不知道細節(jié)沒關系,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他們攻克一道道難關,最終讓我們的智能手機擁有一雙酷酷的透視眼。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nèi)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