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3日至3月26日,廣東美術館將展出“沒有終點的到達——克勞迪·斯魯本攝影作品展”。自從2003年斯魯本個展在平遙古城首次露面以來,這位當代法國極為重要的攝影天才也在中國日益獲得人們的青睞。本次展覽將回顧為他在歐洲獲得聲譽的他較早時期創(chuàng)作的系列作品以及在攝影師工作室期間創(chuàng)作的50件精選作品,展覽由以下七個主題組成:法國弗勒里-梅羅吉(Fleury-Mérogis)監(jiān)獄的少年犯、前蘇聯(lián)的勞教所、前南斯拉夫勞教所、黑海周邊的冬季之旅、波羅的海的其它海濱、橫跨巴爾干、東方快車——俄羅斯、蒙古、中國。 2004年克勞迪·斯魯本應邀參加了廣東美術館的攝影工作室計劃,成為參與工作室計劃的首位國際攝影師,按照這位獨立攝影師慣常的工作習慣,他搭乘了從巴黎至廣州的國際列車線路,而不是十二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斯魯本經(jīng)俄羅斯進入中國境內,經(jīng)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短暫停留之后到達珠江三角洲的首府廣州,在三角洲停留的十天中,馬不停蹄地游走了粵北、開平等山鄉(xiāng)水邑,也興奮異常地在擁擠人流中穿梭于廣州城內密集的城中村、涌,拍攝工作計劃性極強的這位攝影師,在三個星期旅行周期內拍攝了一百多卷膠卷,攝影師說,這是他第一次打破了記錄。回到巴黎后,斯魯本為本次展覽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的籌備,如他每件作品所呈示的非凡品質一樣,為本次展覽的籌備,這位勤奮的攝影師投入了艱巨的勞動和巨大的熱情。 不同于以往我們曾向大家介紹的攝影師,斯魯本是一個難以歸類的藝術家,他的拍攝成果既非受雇于媒體的報道攝影,也不是當紅的當代藝術攝影;這些照片透露出他接受過的深湛而廣博的形式和知識的訓練,在這些方面,斯魯本是一個修養(yǎng)全面一絲不茍的貴族藝術家,但他更為重要的一面又表現(xiàn)在他對深湛修養(yǎng)的超越中,在長期旅行中,他始終服從內心的原則,甚至讓它采取更為粗野裸裎的方式,快照式的鏡頭選擇了旅游者們刻意回避的地帶和風景:荒漠,雪原,集市,牢獄,以及眾多復合的大地意象……這些確定的瞬間形象模糊了時間的定義,同時國界和地名也漸漸消彌而去,剩下的是一個星球的血肉感的呼吸。斯魯本的攝影行為更像一種旅行文學的書寫,當他的筆記本寫滿在中國的行程時,我們也獲得了一個機會去追蹤他的心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