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粉红派对在线不卡_亚洲精品口爆av美女_国产成人乱码一二三区性色qery_日韩加勒比无码成人精品_国产口爆骚妇一区色色

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設計欣賞 > 正文

來輛私家小坦克?

2007-10-12 5064 0

  最近在米其林創(chuàng)意大賽中,人們可以看到兩種長得怪模怪樣的摩托車,個子龐大,但是靈巧非常,這就是德國工藝設計師的新作品,這種變異摩托車無論怎樣崎嶇多變的地形都能順暢前進,而且在舒適感、安全性、操作性上都做得很出色,人坐在上面,仿如坐在一個私家小坦克上,如履平地。


    這是由德國工業(yè)美術設計師Tilmann Schlootz & Oliver Keller提出一種新穎的交通工具方案,分別為Baal(單座)和Hyanide(雙座)摩托車,能夠利用柔性橡膠制成的履帶來行駛,從而確保與地面最大程度地緊密接觸。這兩名工業(yè)美術設計師同時還解決了許多如何使新型摩托車更有趣和更方便的問題,不僅可以用手、而且還可以用腳來控制駕駛。

  據(jù)了解,其實這種履帶式摩托,早在德國二戰(zhàn)時期就有應用,然而此次他們設計的履帶式摩托車,無論是結構還是性能都有創(chuàng)新。由于這款摩托車有很好的加速性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履帶式摩托車就能參加巴黎-達卡拉力賽的摩托車組比賽了。









 

[Page: ]

  一部頂幾部


  在美國,因為各州地勢不同,很多家庭可能會配備雪地汽車或者四輪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應付不同的需要,但是就算有這個財力,車庫也難以容納啊。所以德國工業(yè)美術設計師季曼·舒爾茨和奧利弗·克勒在米其林公司工業(yè)品美術設計大賽上提出一種新穎的交通工具方案,分別是Baal(單座)和Hyanide(雙座)摩托車,這種摩托車可謂集中了多種交通工具的優(yōu)點,最大的特色就是輪胎底部裝上了非常柔韌的橡膠履帶,履帶可確保它與地面最大程度地緊密接觸,所以無論在泥濘的沼澤地,還是布滿厚厚積雪的馬路等平常車輛難以行駛的情況下,它都能應付自如。

  高科技履帶用處大


  今年的米其林創(chuàng)意大賽焦點似乎集中在概念車上,特別是為了適應各種各樣崎嶇多變地形而設計的車型大放異彩。而這兩位年輕的德國設計師設計出的“變異摩托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寬闊的履帶,像一部小型坦克般敦實厚重,但是駕駛起來又十分輕便。

  Baal摩托車的名字讓人聯(lián)想到蜷伏在地的鬣狗,履帶由可伸縮的橡膠制成,可以完全覆蓋車輪,這樣就能保證車輪不受損害。無論是多深的沼澤地,履帶都能保護車輪快速通過。這個像坦克一樣的履帶由77塊高智能橡膠材料組成,每一塊都是獨立的,然后由很輕但是又很堅固的凱夫拉爾纖維連在一起,這樣履帶保證了堅固性,但是又不會硬邦邦地阻礙前進,可以隨著路況隨意變換形狀,這樣不但有利于牽引,還可以方便這個類似坦克的摩托車在任何狹窄的地方都能隨意轉彎。







 

  驅(qū)動有別其他車型


  一般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普通摩托車多數(shù)是后輪驅(qū)動,但是這種新型摩托車的前后輪子都可以輪流施力,這可以幫助車手在攀登小山包或者急轉彎的時候更得心應手。因為這個交通工具用手或者腳來操縱都可以,我們最好是穿上比較厚底的皮鞋,否則腳容易被極大的挫力弄傷,就像在越野自行車比賽中那種最容易弄傷的情況。

  舉個例子,你想左轉,就像我們平時開普通摩托車一樣,你可以迅速把右邊的車把手打左,然后車輪就會扭成新月形,柔軟的特性可以幫助車輪迅速調(diào)整過來,不會因為履帶的問題轉不動。應該說,在舒適性和自由多變方面,這兩種概念車都大大超越了以前的摩托車。

 


  任何動力系統(tǒng)皆通用


  這款新型摩托車因為用手或者腳都能駕駛,可以說適合大部分人群,而設計師也很有頭腦,預留了很多空間讓摩托車能適應不同的動力系統(tǒng),比如說它們可以接受一個500cc的全地形汽車的動力系統(tǒng),這種動力系統(tǒng)已經(jīng)大規(guī)模投入生產(chǎn)。同樣,其他現(xiàn)在通用的汽油、柴油等作為動力的也適用于這種新型摩托車,電力驅(qū)動或者混合動力也沒問題。

  而且這種設計還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不需要復雜的傳感器才能帶動,因為采用的都是智能材料,車身也變得十分輕巧好操作,所以被視為在不久的將來參加摩托車拉力賽的最佳車型。


  將成為探險隊的好幫手


  據(jù)兩位設計師說,這種新型摩托車的設計出發(fā)點就是可以適應地球上大部分的陸地環(huán)境,就算是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甚至是喜馬拉雅山或者撒哈拉沙漠這種地方都可以勝任有余。而且可以根據(jù)需要設計成可載2人以及提供大量的運輸空間,這樣對于探險隊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因為新型摩托車可以幫助搞定普通車輛難以完成的運輸任務。



  不少汽車巨頭皆相中


  這次大賽上,兩位年輕設計師的作品雖然只有模型,但是吸引了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大家都認為這個設計很有前途。不過兩位設計師目前還沒有計劃生產(chǎn)面向市場的版本,但是已經(jīng)給了人們想象的空間,而且這種新型摩托車以其適應性強的動力系統(tǒng)和占優(yōu)勢的駕駛裝置,已經(jīng)引起了不少汽車業(yè)巨頭的興趣,相信投產(chǎn)也并不遙遠。未來說不定因為它的方便,結果人們都不開汽車了,都開起這種方便又多功能用途的摩托車,畢竟現(xiàn)在停車難啊。

[Page: ]

德國人熱衷履帶式摩托車早有先例


  早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就熱衷于半履帶式摩托車的研制,先后研制出1t、3t、8t、12t、18t、24t等多種型號的半履帶式車輛,并以HK系列命名。其中,小型的半履帶式車命名為HK100型,由兵器局第6科負責研制,目的是開發(fā)一種能空運的半履帶式車輛。

  德國的研制工作于1939年開始。在研制過程中,參考了奧地利的輕型半履帶式車輛,研制工作進展很快,1940年初就制成了樣車,年內(nèi)共制成了70輛試生產(chǎn)型車,并進行了廣泛試驗。1941年共生產(chǎn)了420輛,第一輛車于1941年6月5日正式裝備,1942年共生產(chǎn)了985輛;1943年生產(chǎn)了2450輛;1944年共生產(chǎn)了4490輛。研制之初的代號為Kfz.620,定型后命名為Sdkfz.2特種車輛。德文名為kettenLirad,意思是“履帶式摩托車”。

  Sdkfz.2履帶式摩托車在二戰(zhàn)中廣泛應用,它小巧靈活,越野性好,深受德國大兵的喜愛。除用于牽引輕型火炮和掛裝小拖車外,直接用于運送人員和物資以及擔任偵察、通信任務的場合也不少。盡管德國人把它歸入半履帶式車輛一類,但它并不是典型的半履帶式車輛(典型的半履帶式車輛,前部為兩個車輪)。從前面看像摩托車,從后面看像小型拖拉機,有點像現(xiàn)在的“三輪蹦蹦”和“小手扶拖拉機”。無疑,它的越野機動性和行駛穩(wěn)定性要優(yōu)于一般的摩托車。這也是它能紅火一陣的原因所在。但是,它和其他半履帶式車輛一樣,在越野行駛能力上比不上履帶式車輛,公路行駛能力和可靠性上又不如輪式車輛。這種先天的不足,使它最終難逃進入“戰(zhàn)車博物館”的命運。

  這種履帶式摩托車有兩大特點:第一,兼有摩托車的輕便和履帶式車輛越野能力強的特點;第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動力、傳動、行動、操縱機件一個都不能少。它雖然是超小型車輛,但看起來也是滿復雜的,至少比一輛摩托車要復雜得多。




  設計師小傳


  季曼·舒爾茨


  出生于法蘭克福,今年26歲,德國人,2002年開始在德國奧芬巴赫學院學習產(chǎn)品設計工藝,他同時也在德國的達姆斯塔特學院學習機械工程技術。2001年始,他參加了6次國際設計競賽,并因自己設計的機器人double fighter獲獎,后來他又參加了2003年與本田合作的摩托車工程設計項目,以及2005年歐寶公司的汽車設計和工程改造項目。


  奧利弗·克勒


  出生于紐倫堡,今年僅24歲,德國人,他目前正在德國的奧芬巴赫學院學習產(chǎn)品設計。他的經(jīng)歷頗為傳奇,不但完成了半年的醫(yī)師實習,還曾從事過公務員類型的文職工作,看上去似乎和摩托車設計沒什么關系,但是正是因為他的豐富過去,從而有更多的新鮮靈感。


51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