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品物流形開始了中國設計的探索,從第一次以“中國古典哲學”為主題的米蘭家具展,到第二次的以“農(nóng)/藝”生活方式為主題的荷蘭設計周。第三站以“反思,進化”的中國思維方式為主題再次回到米蘭,我們希望用不同的角度更深的觸及中國設計。
反思、進化,是典型的中國思維,是品物流形對中國設計方法的探索。我們以此為題,希望用這個方法,向歐洲詮釋中國設計本質(zhì)。反思,指我們需要停下腳步,看下身邊的事物,很多不曾注意的細節(jié)都會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進化,指為你的反思尋找一個自然形成的解決方案,而非刻意創(chuàng)新。進化所強調(diào)的觀點是道法自然,是用盡量少的設計,順應自然規(guī)律,對產(chǎn)品進行改進。
杯中月—Moon in Shadow
設計師:冉祥飛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 品茶品人.“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
當人們在端起茶杯喝茶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茶中的倒影竟是自然山巒的月景. 咫尺之地,卻阻擋不了賞景觀望的視線。希望通過這個茶杯的設計,讓人們回想起原來還有這樣一種生活,叫做”品”;還有這樣一種思戀,叫做”月”。
[Page: ]
對象---Das Objekt
設計師:張雷
圓形的盤子有個缺點,當洗完后立在桌上時,很容易滾落或滑到。這個設計來源于盤子最基本的符號,在原有的基礎上切下一邊,就可以方便的將盤子立在桌上。設計師用盡可能少的設計,對盤子進行了再思考和進化。
[Page: ]
分區(qū)浴巾--- BodyZoneTowel
設計師:Nicole Goymann (德國設計師)
想象在周一早上七點半,匆匆忙忙的洗完澡,抓起浴巾。你能記起上次用的浴巾哪個部分?你確定上次裹過腳的部分這次沒有擦臉嗎?
而專用浴巾的設計,就不必擔心這些問題了。這種浴巾的每個部分恰好與身體相對應,這樣更據(jù)安全感,特別對于皮膚敏感的來說更有必要。它采用100%純棉材料,針織點綴。
[Page: ]
Matching----和系列
設計師:王圣海
和,意為事物之間的一種關系,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然。三國魏時張揖撰的《廣雅》中就有解釋:和,諧也。人和自然之間,一種順應,變通的和諧關系。中國古代的家具結(jié)構(gòu)“榫卯“。它是一種通過兩個部件之間的凹凸關系進行接合的結(jié)構(gòu)方式。這種關系,是一種“和諧”。衣架各個部件都是通過“榫卯”銜接,但它不同于傳統(tǒng)固定死的榫卯,它們是“自由的”但卻又相互“約束。
靈感來自中國的家具結(jié)構(gòu)“榫卯”,廚架和把手之間通過一種凹凸的正負關系,加上重力的作用,自然地卯合在一起。銜接部分相互約束,卻又自由靈活。把手的末端的粗細變化,以暗示拿放廚具時把手提起的高度。
[Page: ]
跡---green trace
設計師:章俊杰
人的隨意動作能觸動一些生命的成長,中國古典哲學認為,尊重自然的規(guī)律,是人們生存之道。我們認為,人的習慣,在自然的規(guī)律的作用下,會通過某種現(xiàn)象反映到產(chǎn)品上。當產(chǎn)品的設計順應人的自然習慣,這個產(chǎn)品也就更具有了生命力。
[Page: ]
Nylon Boots for Rain/尼龍雨鞋
設計師:Jovana Bogdanovic(塞爾維亞設計師)
When the rain is starting, we are always wearing rubber boots to keep our feet dry, but it means that we have to wear them all day at work...office....Rubber boots are uncomfortable type of shoes.
'Nylon boots' is a product which solve the problem of uncomfortable boots, rain, wet feet and dirty shoes. A small wrapped package is somewhere in our bags and waiting for rain... We ware them over our shoes.
'Nylon boots' is a temporary solution that we can take off when enter inside dry room. In order to fit every foot, they are available in different sizes and colors.
[Page: ]
順---Out-line
設計師:張深森
“無為”是中國古代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的中心思想?!盁o為”的意思是不做違反自然本性的行為,不強迫事物完成它們不合適的功能。
“順”在設計初始就從“無為”的思想出發(fā),希望遵從人類本身趨于整理的下意識行為,對原本事物進行順勢的變動,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Page: ]
無---Wu
設計師:章俊杰
"有"和"無"是老子理論中的辯證的主題,無形能塑造出有形,有形能化為無形。"無“讓使用者在竹制框架基礎上隨意制作燈罩,外觀提煉了中國傳統(tǒng)燈具的輕韌框架與紙質(zhì)外包的做法。
選用了竹簽制作框架“骨”,傳統(tǒng)宣紙制作外部蒙皮(皮膚)的做法,將讓框架與遮罩達到最佳的效果,燈具透露出天然的光線。
[Page: ]
以香為時---Trace of Tim
設計師:黃逸霖
香燃盡后的痕跡示意著剛剛逝去的時間與生命,而飄散在空中的煙透著淡淡的禪意。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香不僅是一種可以消除疾病,陶冶身心的香料之外。香,更多的用途是被用于記錄時間。古人會合理的運用香的燃燒時間,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這是一種回歸自然,極其淳樸的記錄方式。用大自然的材料去記錄日月走向與時間流逝。這也是中國人特有的對時間的模糊觀念的體現(xiàn)。
[Page: ]
翼--Wing
設計師:朱為潑
“翼”來自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形如飛檐翹脊,這是人們對于天的渴望和向上的進取心。
傳統(tǒng)條凳一直都被視為最簡單實用的坐具,甚至成為一種輔助工具。它的實用與不加雕琢使它不夠親和,而漸漸被遺忘。新條凳的棱角和與人接觸部份都采用圓角造型,面板兩端翹起如同建筑中的飛檐翹脊,它在保留原有干練的基礎上更有著親和的外表。
[Page: ]
執(zhí)子之手----Love Cup
設計師:劉藝莎
中文中,“人”字的寫法是兩個物體相互支撐。也許是中國古人對“人”的最初定義。不過,它生動的描繪了人,作為群居動物,將相互支持看得十分重要。設計來源于此,兩個相互依靠支撐的酒杯,其中的依存關系,闡述了中國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