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設計無疑是當前討論最多,最火的設計形式,自ios7面世以來更是將扁平化設計的討論推向風口浪尖。
在這里我不想分析擬物設計和扁平化設計的優(yōu)劣,更不想說誰更好!在形式服從內(nèi)容的今天,我只能說哪種設計風格更適合你的產(chǎn)品,就像你問我水和酒哪個好喝一樣,我沒有辦法回答,只能看此時你最需要什么。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么會出現(xiàn)扁平化設計,有人說是對擬物設計審美疲勞了,有人說是一群高級設計師為尋求突破做出來的設計潮流,有人說,是從平面設計中演化而來?
我認為這些都對,扁平化設計是設計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舉例:來看看我們的文字發(fā)展:
最初人們用圖畫文字(象形字)來紀錄,這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把想要表達的物體的外形特征描繪出來,慢慢的演化到繁體,到現(xiàn)在的簡體。
也許設計也正是在遵循這樣一個從繁到簡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寫實擬物到抽象扁平。
當然,幸運的是我們正在見證這個演變的過程!
所以大家不用特別喜歡或者特別反感這種設計,應該承認扁平化設計是當前的一個潮流,也是一個發(fā)展趨勢。
作為一名設計師,能適應當下潮流并把握住潮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關于扁平化設計的做法,這里主要偏視覺側,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1.去掉特效
先來看一組對比圖片:
同樣是鏡頭的設計,在扁平化中去祛除了漸變,陰影,質感,等各種修飾手法,僅用簡單的形體來表達,顯的干凈利落。
做減法,這第一步應該是最容易的。
[Page: ]
2.簡化提取
首先我們來看看做簡化和提取的一個典型例子:
畢加索畫的牛
一頭牛從最初的寫實到最后僅僅只用幾根線條來表示,整個簡化的過程也經(jīng)歷了好幾個步驟,當然這里對設計師觀察和提煉能力要求很高,要充分了解對象物的本質,懂得巧妙的取舍,用極簡的要素,在沒有更多特效裝飾的情況下表達清楚內(nèi)容,在界線與輪廓的高對比下,表現(xiàn)出物體的美感。
我們來看看畢加索的一些代表作能不能從中找到扁平化的特點 畢加索被稱為立體主義流派的主要將領。
過去的畫家都是從一個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畫的只是立體的一面。
立體主義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現(xiàn)事物,他們從幾個角度去觀察,從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幾個角度去觀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幾個側面都用并列或重疊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亞維農(nóng)少女》
在《亞威農(nóng)少女》中,五個裸女的色調以藍色背景來映襯,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沒有遠近的感覺,人物是由幾何形體組合而成的。
《三個樂師》
《三個樂師》是畢加索以幾何形體造型的立體主義的代表作。這里,幾何結構集中到畫面中心線,同時向外到畫的邊緣又更加松散和開放,這樣,人物便明確地出現(xiàn)了。畢加索能把線結構與調和得很雅致的短筆觸結合起來。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在這幅畫上,可以分辨出幾個基于普通現(xiàn)實物象的圖形:一個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們都是以剪貼的報紙來表現(xiàn)的
簡化和提取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設計師的要求也非常高。這里平時可以多多練習觀察,建議可以看看傳統(tǒng)繪畫-白描和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以及傳統(tǒng)紋樣。古今中外在很多藝術表現(xiàn)和扁平化設計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Page: ]
白描:(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畫法)
剪紙(將不同時空和不同空間的物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僅用點線面的組合借助靜態(tài)的平面化表現(xiàn)):
紋樣(僅僅用形狀和線條就能表現(xiàn)出各個品種梅花的不同特點):
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提煉,任何事物都能用極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
練習舉例:
如果要你擬物畫出以下兩種梅花,應該很容易。
但是你能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的區(qū)別并用簡單的線條提煉畫出來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畫一下):
[Page: ]
3.巧用色彩
在扁平化設計中,色彩運用的是否到位,無疑是這種設計風格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看很多作品,在色彩上更多的強調更亮 、 更鮮艷。
在以往的設計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設計一個作品更專注在兩三種顏色之間,而扁平化設計的色彩往往在6到8種。
以下收集了一些顏色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作品,如圖
藍/綠色:
裸色(粉色):
杏色:
灰色:
紫色:
這里除了顏色的搭配還有一點就是,在很多時候扁平化的視覺設計中,是很少有線條出現(xiàn)的,更多是用色塊來表現(xiàn)各種關系。(怎么用色塊表現(xiàn),這里應該也可以有一個專門的分享)
當然也有一些是走復古風,同色系,和低飽和度??等等的。
重要的是各種調調放在一起看起來要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