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想搞定字體設計,了解字體結構是特別基礎的一部分,今天騰訊同學從字體的分類、結構特征、設計原理以及常用的設計規(guī)律四方面給同學們科普一下這方面的姿勢,想入門字體設計的同學,來學習咯。
一、常用分類 字體設計得先了解字體結構和組合形式,就像房屋裝修一樣,你得先了解房屋結構和框架才好進行拆墻重新裝飾設計。所以首先了解2個我們常用的字體分類概念: 襯線字體(宋體): 筆畫開始、結束的地方有額外的裝飾,而且筆畫的粗細有所不同。 襯線體粗細不同(可讀性更佳)。大段落文章,增加閱讀對字母參照參考。就像大家都穿了(襯)衣服和不同裝飾物一樣好識別,裝飾性強、有對比參照性。
非襯線字體(黑體): 沒有額外的裝飾,而且筆畫的粗細差不多。 簡潔、時尚、輕松休閑、干凈。筆畫對比較弱,不及襯線字體。

這2種字體概念聯(lián)想起穿衣和沒穿衣就容易好記,也很好理解。在字體設計中記住這2個概念針對不同類型字體做裝飾性處理是關鍵。
二、結構特征 拋開上面2種我們常見的字體分類概念,我們在來復習下小學語文中的字體結構。 單體字:一個偏旁單獨構成的字。 合體字:兩個或兩個以上偏旁組合成的字。 其中合體字又分:

漢子輪廓以形似方塊,但是由于筆畫不同,字體輪廓的形狀就會呈現(xiàn)不同的形狀,所以在視覺均衡上就會有些許視覺偏差。尤其是單體字和合體字組合筆畫就會顯得不好看。所以我們要在不同形狀的字形上做調整和處理,讓他們看起來更加完整、均衡。

上圖,等高、等寬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我們會發(fā)現(xiàn)視覺上他們是不等大。

頂格、縮格、出格就是針對不同結構的字體筆畫特征進行微調,讓他們看起來更加均衡、等大、視覺更完整。
三、平衡/杠桿原理

中學物理里學過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時過變遷,也許有點難理解。結合上圖,簡單點講:就是距離中心點越近,F(xiàn)2越重才能與離中心點遠的F1平衡。

結合漢字方格,中心點就是方格的垂直中心,例如“體”字,右側“本”的垂直中心點B,單人旁的垂直中心A,B跟中心點的距離越近,A跟中心點的距離越遠,整個字體組合字體重心才平衡,均衡。 當字體變形的時候,把字體拉長,或壓扁都是同樣的道理需要去細調偏旁部首讓重心更平穩(wěn)、均衡、視覺才更加完美。 單獨看每個字都有一個獨立視覺重心,設計字體就是要兼顧每個字體的重心,讓整體更加平穩(wěn)均衡。
四、一般規(guī)律 (1) 黃金分割線原理 黃金分割值≈0.618 按照黃金分割線0.618的位置我們可以把方格字按上下、左右結構的比例特質畫出4條黃金分割線A、D、C、D。

我們在設計單個字體結構的時候,可以參照黃金分割線的原理去調整不同筆畫結構的字體,讓其看起來更加美觀。
(2 )上緊下松 上緊下松的例子比較容易記住。拿長腿女人和長腿大叔做例子就好很貼切了。
(3)橫細豎粗 橫細豎粗跟重力感覺相近,只有字桿粗壯(像樹一樣)才看起來更加平穩(wěn),舒適。
(4) 左緊右松 左緊右松跟視覺閱讀習慣相關,就像我們閱讀喜歡從左上角開始往右下角閱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