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外的一層鐵蓋,封密效果理想;其下的紙蓋上鑲有玻璃片,透明度高,只具有裝飾效果;印有藥廠主人肖像的驗真卷,褶后有緩沖蠟丸上下沖擊的作用;蠟殼就是藥丸第一層保護裝,有防潮和隔絕空氣的功能. |
這是一張對折卷成的說明書,在此變成一層有吸震作用的保護層.紙盒的低部,表面一層紙印上裝飾圖案,然后經(jīng)人手再裱上,使外盒更加美麗.鐵罐低部,堅固的外殼,保護了整個基本包裝,在它的包裹下,可說是一個圓滿. |
用紙作為包裹物件的方法由來已久.在藥品包裝中,紙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也由于相對其他的物料,它較為便宜,可塑性亦頗高,因此一直為藥商采用.但是這里所說的紙是作為一個盛器. |
|
|
|
 |
 |
 |
以一張紙包裹著生草藥加上一條繩,相信就是最早和最簡單的包裝方法.現(xiàn)在的一些藥店還會用白報紙在特定位置印上自己的店號. |
一直以來藥丸都會包在一層薄薄的砂紙里面,然后再加上蠟殼,除防止外界污染和防潮外,紙本身和藥是最少化學作用的. |
六十年代寶昌隆藥行的典型藥品包裝紙,只需順勢摺合,店號就能在紙包正中出現(xiàn). |
|
|
|
 |
 |
 |
有八十多年歷史的油麻地萬春堂木版印. |
六十年代中的馬百良硬紙板藥盒,人手裱上花紋紙,封面用上傳統(tǒng)的紅黑二色,加上牛骨扣別.混合中國特色和大膽的西方紋理色彩.整體設計并不協(xié)調(diào),但反映出藥廠正于求變階段,勇于嘗試. |
五十年代的保濟丸蠟紙包裝,外層再加上精美紙包. |
|
|
|
 |
 |
 |
卷起的說明書起了保護玻璃樽的作用. |
厚卡紙可摺成大小不同的紙盒保護蠟丸,又可卷制小紙筒裝入小丸.配合不同需要,改變形狀,加上不同的印刷設計就變成不同藥品的盛器,可謂千變?nèi)f化.但用時有其缺點和限制. |
這套來自早期一間開設于油麻地上海街的中藥店的黃楊木印,相信超過六十年的歷史,雕工細致,更有大小不同的形狀,主要用來沾上花紅粉開水直接印在包裝紙上,以識別區(qū)分不同的藥品.初期包裝紙都會用上較粗糙的玉扣紙,后來用上便宜的土制白報紙. |
|
|
|
 |
 |
 |
蠟丸制作后除有大小之別外,很難分辨是何種藥物.因此有必要在蠟殼上印上標記,這些刻上店名和藥名的小木印就起了這個分門別類的作用,一般以朱砂直接蓋于蠟殼上,看藥品的貴重程度而用上金箔. |
早年的崇佛氏瓷罐,樸實典雅,罐面上表明某分店除省港外,還遠至新加坡 |
盛器有小瓶到大瓶,各種各樣,用上收窄的瓶口,放上木塞就能儲存一段時間,小瓶可隨身攜帶,在制作過程中燒上店號和藥名,就可識別,能夠盛載一般膏.丹.丸.散和酒,在當時可說是萬用藥裝. |
|
|
|
 |
 |
 |
|
三十年代,何世昌藥廠的小木盒包裝,早年都經(jīng)由一些小木廠適量制作,再自行貼上招紙. |
民國初年的馬百良藥箱提盒,盛載其出品的膏,丹,丸,散. |
|
|
|
 |
 |
 |
木單從外觀上,已給人一種貴重的感覺,有些木盒甚至會用上酸枝木,后來為減低成本,也會用榆木,雞翅木等.木盒全用手工制作,頗為費時,只是藥廠隆重其事. |
特定以內(nèi)感于一批名貴藥材,至于一般普通的藥則甚少用上.這些考工夫的木盒,制作上完全與中國傳統(tǒng)家具一般,不需用上一口釘,完成后,再有專人貼上預先印好的招紙. |
早期的玻璃制作粗糙,充滿雜質(zhì)和小氣泡. |
|
|
|
 |
 |
|
早期的華資藥廠出品西藥,都會吸取西方經(jīng)驗,使用有色玻璃裝載藥品,以防止紫外光照射影響藥品.另一方面,在玻璃制作過程中,會加上浮雕在撙身上,主要用作識別和加強裝飾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