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建筑設計頻道 → 行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
沈陽建大 “撿”回來的城市歷史 |
|

用五里河體育場鋼件制成的紀念雕塑
在沈陽建筑大學,五里河體育場、八王寺殿、東北電影院等還都以獨特的方式“活著”。這所大學在為城市“儲蓄”著記憶——
新聞背景
也許很多沈陽市民還不知道,其實,五里河體育場、八王寺殿、東北電影院等一些曾經(jīng)可以反映一段沈陽城市歷史的建筑并未徹底“消失”,它們已經(jīng)被轉(zhuǎn)化為一種特殊的形式后悄然地珍藏了起來,“儲蓄”進了沈陽建筑大學的校園里。
現(xiàn)在沈陽建大保留、搶救和復原重現(xiàn)的老建筑逐漸增多,如果你漫步在建大校園中,也許不期然便會與代表沈陽某段歷史的老建筑走個“對頭碰”,有一種類似與老友意外重逢般的驚喜。
沈陽建大奇思妙想,將一些城市老建筑以各種方式“儲蓄”起來,在校園內(nèi)展示出來,使得校園文化建設和城市文物保護兩方面效果齊收,令人嘆服。記者前往探訪,看看他們是如何從建筑這一自身專業(yè)出發(fā),成為眼光獨到、手段高超的城市文化的守護者。
“儲蓄”歷史 一座大學的文保努力
2000年,沈陽建筑大學新校區(qū)進行建設設計,時任校長的陳伯超教授參與了設計方案的選定。
他回憶說,當時他們考慮,僅僅建設一座全新的校園是不夠的,怎樣保證校園具有文化風格和韻味才是首要的工作,他們希望新校園能夠有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因為他們學校是一所建筑大學,常言說,最好的教育方式是 “不言之教”,所以沈陽建大的建筑設計必須要有獨樹一幟的品位和風格。經(jīng)過反復琢磨,他們決心建一座“有歷史和文化品位”的新校園。
記者看到,建大校園其實是按照一座城市來設計的,英語中大學是“u-niversity”,他們將其中的“s”改為“c”,就變成了 “univercity”,city就是城市的意思。
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們匠心獨運地在校園里收藏、陳列了許多能夠代表城市歷史的珍貴建筑或遺跡。
建大校園的建設理念向人們展示了現(xiàn)代化城市的一種設計模式,強調(diào)現(xiàn)代化城市應該在“現(xiàn)代化”中又不乏歷史韻味。通過歷史與現(xiàn)代的完美結(jié)合,讓人們既可以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舒適生活,又可以經(jīng);仨切┟篮玫臍v史記憶。
現(xiàn)代化絕不應以截斷歷史為代價,歷史和文化的底蘊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
保護老建筑做出的是一種新穎的嘗試
一座城市的歷史需要歷史遺跡來證明,而老建筑正是城市文明和歷史最好的證明。
著名學者、遼寧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彭定安說,就沈陽乃至全省來說,保護老建筑的工作都十分緊迫,我們必須保護好現(xiàn)有的“家底”。
可惜現(xiàn)實情況真的不容樂觀,一些城市在建設中一味求新,許多歷史遺跡被推土機推平、抹去,而建成的高樓大廈千篇一律,沒有任何特點,令人扼腕嘆息。
我省較早提出加強保護老建筑遺產(chǎn)的學者、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表示,他的一本新書即將出版,在這本名為《名城印象——沈陽建筑圖史》的書中,展示了百年來沈陽的優(yōu)秀建筑代表,其中有許多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了,但是有的卻可以在沈陽建筑大學的校園中找到復建品。他表示,沈陽建大采取的這種方式算得上是對老建筑遺產(chǎn)的一種挽救,也是對城市記憶保護的一種嘗試和探索。
王建學說:“保護好老建筑,其實是一座城市在發(fā)展中應必須做好的功課。像法國巴黎聞名于世的香榭麗舍大街兩旁都是老建筑,這些老建筑也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所在,我們的北京故宮和沈陽故宮也是如此。如果能把所有有價值的老建筑都當成故宮一樣保護就好了!
沈陽建筑大學在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新穎的嘗試,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被制作成雕塑的五里河體育場鋼梁、雷鋒生前開過的汽車都可以在沈陽建大的校園博物館中看到。
他們的藏品大多可以反映一個時代重要的記憶。因此,如此“儲蓄”老建筑,其意義早已超越了物質(zhì)而上升到了精神的層面。
陳伯超說,在聽說沈陽建大收藏了這么多可以代表各個時代歷史記憶的老建筑后,許多人慕名前來校園參觀。
我們要真正保護好我們的老建筑,這是我們實實在在的“家底”。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不應只存在于圖片和文字中,更不應僅僅活在人們的記憶和傳說中,而是要有真真切切的證據(jù),城市老建筑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看看他們都收藏了哪些 五里河的“血脈”
2007年,曾見證了中國足球唯一一次沖進世界杯的沈陽五里河體育場在一聲轟然巨響中化作滾滾塵埃,這座被萬千球迷稱為“中國足球福地”的體育場在城市的地平線上徹底消失了。
但是,你知道嗎,它的血脈并沒有斷——50多把坐椅和兩根幾十噸重的鋼梁已經(jīng)被移到了建大校園。坐椅擺放在校園的足球場看臺上,鋼梁立在足球場旁。如今,建大足球場因這些珍貴紀念品而“身價倍增”,也許若干年后,這里將成為球迷心中的“尋根”地之一。 陳伯超坦言,像五里河體育場這樣的建筑被拆掉,其實是有些可惜的,他們通過各種努力將其構(gòu)件放到校園內(nèi)重塑紀念,應該說很有意義,這是對城市歷史和文化的延續(xù)與保護。
雷鋒車和雷鋒庭院
2004年,聽說雷鋒生前開過的軍車要被當作廢舊車輛處理,建大立即通過多方聯(lián)系,把它“請”了回來,安放在校園里,并在一旁塑起了一座雷鋒的全身銅像,建起了“雷鋒庭院”。
現(xiàn)在,這個雷鋒庭院已經(jīng)成為我省大學生學習雷鋒精神的教育基地,每年3月都要在這里召開紀念會,全省各界、各行業(yè)許多人會自發(fā)到此參加紀念活動。
雷鋒精神的傳承和發(fā)揚光大也需要有好的宣傳載體,雷鋒庭院起到的正是這樣的作用。
復建的八王寺殿
有600多年歷史的沈陽著名景觀八王寺在建大校園里復建完成,它成為全國建筑類高校校園里唯一的有這樣長久歷史的古建筑教學科研示范基地。
王建學說,建大為復原呈現(xiàn)這個老建筑作出了很多努力,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雖然是復制品,但這種方式畢竟是一種挽救和重現(xiàn)老建筑風采的手段,應該積極評價它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和啟發(fā)作用。
真材實料重拼滿族民居 不久后,人們可以在建大校園里看到在沈陽城內(nèi)早已消失了的老式滿族民居。記者看到,滿族民居正在復原建設中,而且使用的材料和建筑構(gòu)件很多都是來自于從前的老建筑。當這處老式滿族民居復建完成后,一定會讓參觀者真切地感受到老沈陽滿族民居的韻味。
陳伯超說,這些滿族民居原來位于沈陽北中街上,已經(jīng)十分破舊,當?shù)馗悴疬w建設,這些老房子要被扒掉,學校搶救回來了一些老建筑的構(gòu)件,在校園里進行復原重建,使其得到某種意義上的“重生”。
沈陽的老街石
在建大校園入口處的廣場上,有一片很有特色的路面,是用各種各樣的條石鋪成的。據(jù)介紹,這些條石采自沈陽城的多處街路。
建大在建設新校區(qū)時,適逢沈陽市對市政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很多街路要進行重新鋪設,舊的路緣石將被替換下來,建大就在各處街路收集了一些,鋪到了這個廣場上,別有一番紀念意義。
|
|
網(wǎng)友評論:
|
|
·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guān)法律法規(guī)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nèi)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jīng)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