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護歷史性的建筑的過程中,搬遷通常是最后的保護策略。在新澤西州米爾斯通(Millstone)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作品原址多次被洪水淹沒之后,建筑師和保護主義者勞倫斯(Lawrence)及沙倫-塔蘭蒂諾(Sharon Tarantino)覺得,除了找人購買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美國風”(Usonian)型住房,并且遷移到地勢較高的位置,沒有其他的辦法。
那個“更高的地方”竟然是在1,260英里之外。在經(jīng)過長期的國際調(diào)查之后,沙倫-塔蘭蒂諾在2013年,將賴特設(shè)計的“巴赫曼-威爾遜屋” (Bachman-Wilson house),出售給沃爾瑪公司的女繼承人艾麗絲-沃爾頓(Alice Walton)。后者將這幢賴特設(shè)計的住房安置在阿肯色州本頓維爾(Bentonville)她的“水晶橋美國藝術(shù)博物館”(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內(nèi)。
重建的“巴赫曼-威爾遜屋”在這座由建筑大師莫歇-薩夫迪(Moshe Safdie)設(shè)計的博物館占了一塊地方,將在近期向公眾開放。
關(guān)于重建的“巴赫曼-威爾遜屋”,沙倫-塔蘭蒂諾說:“這所房子的精神仍然存在。”她說,新建筑的主旨是保持賴特的作品的原貌,以一列樹木和一條水溝體現(xiàn)原作的重要風格。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在上個世紀中葉設(shè)計的“美國風”(Usonian)型住房(Usonian是“北美的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North America)的縮寫),打算將一種漂亮的設(shè)計作品介紹給中產(chǎn)階級,并且這種設(shè)計作品的大小和價格適度。
大約共建成了120幢“美國風”(Usonian)型住房。面積為1,700平方英尺的“巴赫曼-威爾遜屋”建成于1954年,在賴特設(shè)計的這批住房中是獨具一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