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理性的進行設計,談談產(chǎn)品經(jīng)理和設計師在工作的過程中怎么樣把幾何學融入到作品中
幾何設計學的由來
設計本來就是一種理性的科學門類,審美因人而異,只有言之有理的設計才能說服別人,運用幾何學的手法就是設計師的利器之一,科學的設計并不會限制你的創(chuàng)意,它只會幫助你的作品成為精品的必要手段之一。
從古至今,人類從自然界中得到過無數(shù)的啟示,其中就包含黃金分割。這個從貝類完美的生長方式中提煉出的曲線,改變了所有人的審美。
從公元前 20 世紀到 16 世紀的史前巨石柱記載的關于1:1.618比例的黃金矩形的應用開始到現(xiàn)在,人們對黃金分割的愛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五邊形和五角星也同樣具有黃金分割比例,因為五角星內(nèi)三角形的邊長比例是 1:1.618。在海膽和雪花里也能找到相同的五邊形 / 五角形關系。
人體也具有同樣的完美比例,人體的高度與伸展開的手臂形成了一個正方形將人體圍住,而手和腳正好落在以肚臍為圓心的圓上,肚臍位于黃金分割點上,這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和丟勒的《完美的比例》《人體比例四書》也都有所體現(xiàn)。
人類對這種審美的提煉不僅僅是對于自然界,而是幾乎把它運用到我們能見到的各個領域當中。建筑中的比例,雅典的帕提農(nóng)神廟(Parthenon) 是一個運用希臘比例體系的實例。
之后的許多哥特式的大教堂也大多運用了這個“完美比例”,例如我們都知道的巴黎圣母院。
人類從黃金分割率中提煉出的√2 矩形也具有許多特殊的性質(zhì),能被無限的分割成更小的等比矩形,其長寬比也相當接近黃金分割率(1.414 與 1.618)
正是由于這個屬性,√2 矩形成為歐洲 DIN(德國工業(yè)標準)紙張尺寸體系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紙張尺寸。這樣裁切出來的紙張不僅容易生產(chǎn),而且不會有一點浪費。
除了√2 矩形以外,由其衍生出來的√3、√4、√5 矩形也同樣具備可以被橫向和縱向切割的屬性!3 矩形也是正六邊形的構成基礎,這個形狀也可以在自然界中的很多方面找到,例如雪花晶體與蜂巢的形狀。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nèi)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