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井儀人
著名日本動畫《蠟筆小新》的作者臼井儀人日前傳出身亡噩耗,令不少中國動漫迷深感遺憾。“小新”——這個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卡通形象,盡管曾在中國引起一些爭議,但通過VCD、互聯(lián)網(wǎng)等傳播途徑,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動漫形象之一。
“海鷗眉”、笨拙的發(fā)聲,外加時而蹦出的“無厘頭”臺詞,這是“小新”留給中國觀眾的標志印象。
在動畫片中,“小新”直白地表達個人“性意識”的諸多情節(jié),可謂見仁見智。對中國觀眾而言,這樣的“成人題材”曾一度被認為無法接受,一些電視臺還曾停播“小新”。不過,在中國“80后”“90后”動漫迷中,仍有相當數(shù)量《蠟筆小新》的忠實“粉絲”。
多年來致力于國際動漫合作的上海動漫人陳英杰說,上世紀90年代,日本出現(xiàn)了《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家庭類主題電視動畫,加之更早些時候走上熒屏的《哆啦A夢》等,家庭題材曾盛行一時。有別于一般意義上以太空大戰(zhàn)、奇幻格斗為背景的日本動畫,《蠟筆小新》中懷舊的家庭氛圍,其實蘊含了作者本人對人生的感悟和責任。
“"小新"談論的一些話題,或許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還被視為"禁區(qū)"。”陳英杰說,但隨著時間推移,更多的中國觀眾也開始理解,日本漫畫家不是“就畫而畫”,而是希望“寓教于樂”,在電影版里,“小新”就曾參觀過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
“"小新"可以輕松詼諧地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等,而有些"小新"與青少年溝通的事,正是進入21世紀后中國家長費盡心思也不一定做得好的!标愑⒔苷f。
“80后”漫畫創(chuàng)作者艾麗絲自稱從讀小學時就愛看《蠟筆小新》!懊總人都有生活的困境,臼井儀人選擇了用調(diào)侃的方式來表現(xiàn)!卑惤z認為,《蠟筆小新》對中國年輕一代動漫人的創(chuàng)作啟示是,必須注意去觀察生活,“積累生活中的"小幸福"”。
“一個漫畫工作者要成為真正的漫畫家,需要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作,而且那些創(chuàng)作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深處,是來自于對生活的體驗!标愑⒔苷J為。
《西岳奇童》主創(chuàng)人員、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資深導演胡兆洪曾對記者說,中國原創(chuàng)動畫仍需克服浮躁心態(tài),在時下投資活躍的背景下,中國動漫人堅持推出具有個人風格的原創(chuàng)作品并不容易。
近年來曾參與“喜羊羊”“麥兜”等中國本土動畫形象電影版開發(fā)的陳英杰說,日本“小新”“哆啦A夢”等留給中國“麥兜”們的啟示是:打造動漫的“百年老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nèi)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