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第一名作品
小學生組第一名作品
昨日,大運志愿“U彩”設計方案新鮮出爐。經(jīng)過專家評委們的嚴格評審,最終在征集來的71份設計作品中,評選出專業(yè)組、小學生組、中學生組、社會組一等獎各一名,二等獎共13名。
“U彩”有彩傳遞大運精彩
為更好傳遞志愿服務精神,增加全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廣度、深度,體現(xiàn)大運會志愿服務的核心理念,日前大運會志愿者指揮部辦公室借鑒亞運會制作志愿彩等國際大型賽事志愿者服務經(jīng)驗,決定制作大運會志愿者標識物“U彩”。設計出來的“U彩”將由大運會賽會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會志愿者、市民、游客以及大運會來賓佩戴。
大運會志愿者指揮部負責人介紹,“U彩”與“U站”的內(nèi)涵一脈相承,都將成為大運會志愿者重要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產(chǎn)。此外,“U彩”也取“有彩”的含義,一方面寓意著深圳作為全國開展志愿服務最早的地區(qū),志愿服務內(nèi)容和形式多姿多彩;另一方面“有彩”也代表著榮譽,佩戴“U彩”是對志愿者奉獻精神的肯定與認可。
創(chuàng)意多樣精彩相同
“‘U彩’是什么樣?我們不限定具體形式!贝筮\會志愿者指揮部負責人說,在征集來的71份作品中有帽子、背包、手鏈、圍巾等,參賽者作品豐富多彩,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U彩”。
專業(yè)組第一名獲得者關芬猛想象中的“U彩”是一塊色彩艷麗的手帕!笆峙潦侨藗?nèi)粘5谋匦杵,多用手帕是一種低碳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可以降低因使用紙巾而給環(huán)境帶來的‘傷害’。而在大運會中傳播低碳理念,可讓全世界大學生加入低碳團隊中來。”在理念之外,該手帕設計中還融入了大量實用功能,可以擦汗、裝手機、做頭巾、裝飾手腕和包東西。
在15歲中學生黃泳怡的眼中,“U彩”是圓鼓鼓色彩繽紛的,是有翅膀可以放飛夢想,是生根發(fā)芽長出希望的……黃泳怡用20款不同風格和版式的多用手巾手繪草圖表達對大運的理解。雖然筆法稚嫩,但其獨特的想法以及認真的態(tài)度贏得了評委們的青睞。
小學生組第一名陳法均將“U彩”設計成紅領巾的模樣,并希望通過“U彩”的佩戴使大運會精神代代相傳。社會組第一名的無錫市民韓祺則運用富有很強裝飾感的彩色圓環(huán),寓意志愿者們團結、包融和友愛。
“U彩”兼顧實用和裝飾統(tǒng)一
想選出一個合格的“U彩”并不容易。
專家評審會評委著名藝術家王明濤告訴記者,“U彩”的選擇要兼顧多種因素,不能太復雜以免與紀念品雷同,又要求色彩艷麗跳躍、富含大運志愿者的精神和理念。在功能上,它要達到實用性、識別性和裝飾性的很好統(tǒng)一,安全耐用、便于佩戴。在設計上,要求運用已有的大運符號,更多側重于產(chǎn)品設計。
“今天選出來的每一份作品都值得肯定。特別是小學生的想象力讓人驚喜。”王明濤說,最終投入使用的“U彩”將是已選出作品的延伸和完善。
據(jù)了解,在“U彩”設計出爐后,大運會志愿者方面將組織一系列推廣活動,讓“U彩”真正成為志愿者的一道靚麗符號,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