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欣賞幾張來自張華斌先生的攝影作品,不錯的作品,值得欣賞、收藏、學習。后面的文章有些長,文筆有限在語句上也難免有誤,甚至有些混亂?勺x可不讀,讀了沒壞處,不讀也沒壞處,一切看心情辦事。





審美,是一個大話題,我來談這個話題確實有些不太恰當。按理講,這些東西應該是大尸們說談的,是教育家們所關(guān)心的?纱蠼鷣砭鸵淮秩耍挥锌跓o心的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憋屈,心里有話不講大江就憋的荒。說出來甚是痛快,于是又一次為了自己舒服,不顧他人感受的大放厥詞。人活著,不為舒服又為何!
這個話題的背景源于前段時間所看的雜志,《人像攝影》。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了迷戀攝影雜志。不遠處有個書攤,每次過去就免不了買上幾本。盡管貴的都讓我有些發(fā)抖,但為了愛好,其他方面節(jié)拘一點也就過來了。買這本雜志的時候,完全是被里面的攝影作品以及文章所吸引。自從買回來過后一直也都是瀏覽式的翻閱了幾次,一直都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仔細的去看里面的文字。昨天心情不好,無緣無故的不好,于是喝了點小酒,半夜睡不著覺,這才拿出雜志來讀了讀。
很精彩的作品,很受益的文章?僧斘易x到攝影師張華斌先生的《變化機位拍人體》的時候里面出現(xiàn)的字眼讓我思慮了很久。張華斌先生這么描述到:"……外國模特在身體條件上確實有比較突出的優(yōu)勢,對拍攝也沒有什么不必要的顧忌……"。
細細的回味,品讀著這句話,帶著酒勁兒的我越來越覺得不甚對勁。何來外國模特在身體條件上確實有比較突出的優(yōu)勢?這優(yōu)勢又在那里?又何來對拍攝也沒有什么不必要的顧忌?這拍攝的顧忌是什么?不必要的顧忌是什么顧忌?頓時疑云重重……
我想這些字眼,本不應該出現(xiàn)在中國攝影師的文章里。攝影師,一個偉大而崇高的職業(yè),攝影師的出現(xiàn)無疑是在挖掘,創(chuàng)造,留住各種美麗。攝影師應該是一個會審美,會挖掘美,會創(chuàng)造美,能留住美的圣手。
當然,攝影師也不是神仙,攝影師在創(chuàng)造美的時候也是需要一些必備的條件。對于一副好的作品來說,不但需要一個好的攝影師,同時也需要一個好的模特。只有當模特跟攝影師配合的天衣無縫的時候才能出好的作品,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也!
話到了這里,便與模特扯上了關(guān)系,與上面的疑問也扯上了關(guān)系。模特這個詞匯我們大家都不陌生,模特這個職業(yè)我們也都有稍許了解。模特無疑都有著美妙的身材,有這超凡的肢體語言、以及面部表情表現(xiàn)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的條件才有資格掛上模特這個光榮而有艱巨的稱謂。
張華斌先生在上面講到,外國模特的身體條件上有比較突出的優(yōu)勢,這無疑是指出了中國模特不及外國模特,起碼重身體條件優(yōu)勢這點來講。那么這樣我想問了,我想問問您這點優(yōu)勢在那里?是中國模特的身材不夠標準,是中國模特的臉蛋不夠漂亮,還是中國模特的身高胖瘦不夠?我想了很久,沒有想明白這些問題。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流著不同血液來自不同種族的人都張著不同面貌。我們應該從什么角度來衡量這個身體條件的優(yōu)勢?是否有專業(yè)的權(quán)威機構(gòu),或者是那位大尸有這方面的確定指標?
我想,按照常理來講。美這個東西是不可能有絕對的衡量尺度的。盡管我沒有學習,沒有研究過《美學》理論,但我想對審美的發(fā)言權(quán)我還是具有的。美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正好是一種唯心主義。也就是說感覺它本不存在,美也本不存在,只是當人們接觸到物質(zhì)的時候,隨著心境,環(huán)境等各種客觀因素所觸發(fā)的一種新靈感應而已。美隨心而發(fā),美隨環(huán)境而發(fā)。國情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所接受的思想自然也各有各的特色。人中不同,長相不一樣,所擁有的膚色身材比例也不同。那么您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攝影師。您生活在黃種人的種族里,您從小受到中國教育,中國思維的影響,您有何據(jù)有外國的審美思維?美是不需要度量的,美是沒有標準刻度的。那么您所講到的外國模特和中國模特的身體條件優(yōu)勢這一理論,從審美角度來講無疑是已經(jīng)被推翻。
當然,審美是唯心的事,同時也有審美疲勞一說。興許是您看太多的中國模特,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疲勞心里,偶然拍攝一次外國模特有新的元素在上面,嘗鮮的心態(tài)也有可能。
……
長篇大論,其實我自己都糊里糊涂,似乎此時酒勁兒仍在,恍恍惚惚稀里糊涂的我只不過是對您的觀點不認同,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大江話語直來直去,但對事不對人。只是想奉勸張先生,作為前輩,作為攝影師在發(fā)表任何一句言論都時候都需要謹慎周密。您給我不同,我是小羅羅,我可以瘋言瘋語。但您的一句話甚至可能影響著某些,某一群人。影響大了不好。中國人,有著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就夠了,盡量創(chuàng)造一些具有中國國情的作品出來給我們欣賞,別一味的以為洋的就好。
想起一個小笑話;紅薯家族的小紅,有一天見到了土豆家族的小豆。于是譏笑土豆是個老土鱉,就連家族姓氏也帶有一個土字。小豆急的不知所措,哭了。小紅見他好欺負!于是打那以后,每次見面都這么戲掠小豆。終于,有一天。小豆理直氣壯的跑過來告訴小紅:"以后不許說我土了,我們家族現(xiàn)在改名了,大家都叫我們洋芋"。聽完這個故事后我想,洋芋跟洋妞應該同屬一個種類,都帶有一個"洋"字,但不一定都是好的,改了個稱號但土豆任然是土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