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和題材的多樣化 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的角色形象也豐富多元、造型奇特,非生命體和生命體皆活靈活現(xiàn)、形神兼?zhèn)。這里講的非生命體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無生命物體運用變形、擬人等手法改造成為有活力或頗具人性的物體,如《錫鐵小兵》里的玩具,《點與線》中的點和線,《蒙娜麗莎走下樓梯》中的70張圖片、名畫,《商標的世界》著名商標等,它們不以敘事為主旨,而在于揭示某種寓意或哲理,表達創(chuàng)作個性、獨特思想、娛樂調(diào)侃,或展現(xiàn)最新潮的動畫技術。生命體主要有非人類和人類兩種,非人類角色主要指卡通化處理的動物和植物形象,主角是貓、鼠、鳥、兔、雞、小熊、公牛、丑小鴨、粉紅豹、花和樹等。這些角色都凝聚了創(chuàng)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賦予了深刻寓意和內(nèi)涵,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成為系列長篇中經(jīng)典的可愛形象,為動畫發(fā)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動畫短片中的人類也是性格各異、形形色色,代表著世間百態(tài)眾生群相和復雜人性,有古怪糊涂的馬古、執(zhí)著堅韌的女兒、孤獨寂寞的老人、造福后人無私奉獻的植樹人、丟棄孩子的冷漠群體、親情勝過一切的姊妹,也有功能特異的兒童、富有同情心的少年、饒舌而自私的成人、命運多舛的殘疾人、坎坷潦倒的動畫大師瑞恩……
動畫短片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也迥然有別,題材日益豐富多樣。1932年到1937年的作品都是以迪士尼娛樂為主打的短片,如米老鼠、唐老鴨,這與其制片理念密切相關,推崇嘻嘻哈哈的風格。受到佳績鼓舞,迪士尼繼續(xù)延續(xù)著它娛樂風趣的路線,而其他的公司如米高梅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也加入到娛樂化路線的競爭中,競相仿效,出現(xiàn)了與迪士尼風格相似的搞笑短片,如米高梅的《公牛費迪南德》、《銀河》、《揚基督德鼠》、《老鼠的麻煩》等,華納兄弟的《嘰嘰喳喳的喜鵲》、《由于有點印象》、《飛毛腿岡薩雷斯》等,角色往往都可愛滑稽幽默搞怪,讓人生憐。其中不乏一些冤家對頭,如貓和鼠、崔蒂鳥與傻大貓等之間無休無止的斗法。
以動植物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的短片直到1951年才有變化,變得更加廣泛,是年以人物作為表現(xiàn)對象的《格拉德?麥克波?波》講述對待有特異功能的孩子應寬容,有效地發(fā)揮其特長。此后題材、主題更為繁復多元,人生況味類的作品有《父與女》、《兒子與月亮》、《回憶積木屋》、《搖椅》;人物故事類的有《盒子》、《植樹的牧人》、《偉大》、《丹麥詩人》、《安娜與貝拉》;反映社會問題的有《特別快遞》、《希臘悲劇》、《勃博的生日》、《探戈》、《封閉的星期一》、《對的總就是對的嗎》;科學
教育的有《做一只鳥很難》和《嘟嘟,噓噓,砰砰和咚咚》,后者以崖壁畫的風格描述了探討喇叭、笛、號、鼓四種類型樂器的發(fā)展歷程。